NG.28.66
该论文介绍,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上层,由自由电子组成,受到太阳风和地磁暴影响。发射到地球的卫星无线电波会基于电离层不同区域电子行为而产生不同速度,这会带来多种影响,例如装载地球上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的准确性。追踪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有助于校准波速差异,但基于地面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产生的地图可能仍存在差距。
在本项研究中,美国谷歌研究团队用数百万部安卓智能手机中的匿名测量数据生成了电离层及其动态状况的地图,其覆盖面是传统地面接收器的两倍。有些安卓手机配备了双频GNSS接收器,能与较大的地面接收器进行相同的测量。在比较了每天约400万部安卓手机生成的电离层地图和2023年两个月里9000个GNSS接收器生成的地图后,发现两者高度一致。
曾孝濂,1939年生于云南,195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绘图工作。后参与到《中国植物志》项目中,和众多植物学家、画师一道,为华夏大地的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树碑立传。60余年来,曾孝濂共创作发表2000余幅植物科学画,参与逾50部科学著作的插图工作,出版个人画集多种,设计10余套邮票。
展览在曾孝濂参与编绘的《热区野草图谱》《热区骡马代用饲料图谱》《疟疾防治中草药选》三本热区植物图谱文献中开篇。《秘境》《雨林即景》《互生共荣》《毛脚龙竹》《静谧》等50余幅作品,再现一个恢弘狂野而又层次分明的热带雨林:高大的望天树、龙脑香牢牢占据雨林空间的上层,由雾凝结的水珠顺着叶尖滴沥;榕树长有气根,不断扩张,织就庞大的根网;藤蔓顺着光源攀缘和缠绕,纵横交错;孢子植物落在哪里便长在哪里,总是湿漉漉的……这些物种各有各的生存策略,构成热带雨林中壮阔的生命景观。
“作为中国第三代植物博物画家,曾孝濂雨林中的万物NG.28.66,既保留着植物博物画的严谨客观,也从传统客观的艺术表达,转向对生态、秩序和自然启示的探寻,同时不断尝试在其中加入艺术的思考。”展览策展人崔灿灿评价称,曾孝濂的最新画作,让人感受到绘画史上少有的另一种“自然”和独特的美感,以及一种哲学上不可及的迷思与惊叹,从而照见中国古人所言的“道法自然”。
11月16日,第七十一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进入第三天的赛程。比赛期间,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局局长、大赛车组委会协调员张子轩会见传媒,介绍澳门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中所涉及的赛事。张子轩表示,澳门在“十五运”中会举办包括乒乓球、女排、三人篮球及空手道在内的多个项目。他希望此次全运会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发展,同时为澳门打造“体育之城”的金字招牌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