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科学擘画和战略部署,将为台商台胞在大陆发展提供崭新机遇和广阔空间。大陆经济行稳致远、持续向好,仍是广大台商台胞发展事业的最佳选择。我们将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助力台商台胞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希望广大台商台胞坚守民族大义,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旗帜鲜明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建设者和获益者,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与会台湾工商团体、台企、在大陆创业台青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大陆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他们对扎根大陆发展充满信心,将抢抓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融合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台胞台企愿意继续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反对“台独”分裂、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与会台商台青还对加强两岸工商团体交流、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等提出建议。
人权概念是抽象的,但实践是具体的。中国坚持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将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权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世界范围内的人权理念从来不是自明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在不断回应现实中取得发展、在文化交流中实现迈进。近代以来,中西方智识成果在人权理念的演进中交流交融。“开眼看世界”、新文化运动等为近代中国带来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更是从人的全面解放的科学路径重塑了中国的人权观,而中国文化中的“仁”被众多国家接受,以“良心”(conscience)的形式写入《世界人权宣言》。依数千年中华文明自我演进的中国人权理念,在中西文明互鉴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持续贡献。
T3航站楼采用“双主楼一体化构型”设计,由运营国际、港澳台航班的南侧主楼,运营国内航班的北侧主楼,以及位于双主楼中心的交通中心共同组成,双主楼和X型连廊构型设计可以尽量减少旅客上下楼换乘,旅客通过安检后前往国际、港澳台航班登机口的最远步行距离为650米,步行时间约8.5分钟;前往国内航班登机口的最远步行距离为450米,步行时间约6分钟。
在打造绿色智慧出行方面,T3航站楼以数字技术赋能旅客出行场景,旅客到达航站楼后,能在智能问讯终端体验个性化定制问讯服务,享受全流程自助的值机、托运、安检、登机服务,境内旅客出境可实现一脸通关。在苏州、昆山长三角地区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完成远程值机和行李托运的旅客开云入口,在到达T3航站楼后无须再次办理行李托运等乘机手续。T3航站楼首创全国“绿色低碳、健康机场”范本,按照“绿色三星”“健康机场”双认证设计开云入口,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遮阳、通风、降噪等方面都进行精细化设计,让旅客在航站楼不同区域都能享受到光线柔和、清新舒适的出行环境。此外,该航站楼还国内首创“院落式花园航站楼”,在双主楼中间合围而成的停车楼顶打造屋顶绿化和空中连廊,为旅客提供沉浸式的自然休闲空间。
201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614万人次,已接近浦东机场8000万人次(浦东机场T1航站楼、T2航站楼、卫星厅)的设计容量。2020年,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浦东机场总体规划布局调整的批复,为提高上海航空枢纽国际地位,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590万吨、航班起降量80.5万架次进行规划调整,在卫星厅南侧规划T3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工程和上海市重大工程,工程由上海机场集团投资,由上海建工等单位承建。2022年1月4日,四期工程正式开工,预计于2028年建成。四期工程启用后,浦东国际机场将拥有3座航站楼、1座单体卫星厅、4条跑道,航站楼总面积超170万平方米,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互通互联,服务公众高质量出行,满足基地航空公司中长期发展和枢纽运营需要。四期工程包括T3航站区地下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和地上工程,飞行区工程、货运区工程、市政配套工程、220kV变电站、捷运车辆基地及其他配套等“2+6”个项目。随着航站区主体工程开工开云入口,四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