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注册平台入口
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展出230件(套)文物,90%以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自1978年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主要包括陶器、铜器、木器、玉石礼器等各类器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其中,陶寺龙纹彩陶盘是中原地区明确为龙图像的珍贵标本,对于研究龙崇拜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介绍,陶寺的龙开始将多种动物集合到一块,融合起来,描绘出一种新的动物形象。而这种动物形象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它也是中华民族龙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它只出土在陶寺的大墓里,它和当时社会的最高权力结合到了一块,陶寺的龙明显成为身份等级的一个标识物,成了早期国家的象征。
普通居民区、宫城、仓储、墓地、观象台、手工业作坊区等,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规划井然、分工有序。4000多年前的宫殿究竟是何模样?展览中,一块被等比例缩小复原的遗址,实际面积达6300平方米,是陶寺考古发现宫殿遗址最大的一处。其中,主殿有18个柱洞,东西面阔7间,是个面积达540平方米的大平层。这些王权、贵族、居民、手工业者生活的区域分布有序,体现出明显的规划思想。
南宫NG注册平台入口
该场馆分为直升机救援训练模块、逃生模拟器训练模块、泳池训练模块,可以同时开展不同类别的训练,最多能够提供3个作业面、60人同时参训。其中,直升机救援训练模块搭载国内首创的直升机模拟设施,可开展直升机索降、直升机城市搜救、野外搜救、夜间搜救、孤岛救援、物资投送等训练;逃生模拟器训练模块搭载水下逃生模拟器,可模拟直升机因故落水情景,开展水下逃生模拟训练、应急救助训练、潜水训练等;泳池训练模块配备了造浪球、风机、特制灯光、音响等设备,基本能复现最大12级台风灾害下风、雨、浪等复杂救援环境,可开展水上搜救、海上船只救援等训练。各个模块也可综合使用,实现台风模拟环境下直升机救援与求生的海空地一体协同训练。具体训练科目融合借鉴国内外先进救援经验,涵盖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出动、人员疏散、灾后救援等多个环节,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台风灾害应对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救援条件异常复杂。在面对恶劣救援环境时,采用直升机救援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但当前国内缺乏用于相关训练的直升机模拟救援训练设施,培养能熟练应对台风救援的飞行员成本极高。为此,应急管理部在广东潮州部署了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由中建科工承建,致力打造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在应对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时的拳头力量,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是项目的关键和主攻方向。(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