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走进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现场,歼-35A、歼-20和苏-57这3款第五代隐身战机“扎堆”亮相,“虎鲸”大型隐身无人作战艇全球首次公开亮相,中国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19首次展出,无侦-7、无侦-10、彩虹-7、彩虹-9等多款无人机的“组团”亮相,嫦娥六号返回舱、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等航天领域的尖端产品、成果登场......
本届航展“财丁两旺”,一批参展企业的商贸订单持续递增。比如中国航发与10家客户签署1500余台通航动力产品意向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份中国航发“历史最多”的达成,依赖于大规模技术创新。据中国航发新闻发言人杨松介绍,中国航发今年的60余型参展展品中近半数为首次公开展示,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航展是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随着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实力的增强,航展已从单一的展示窗口转变为全面展示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转变的平台。”知名武器装备专家、《兵器》杂志副主编肖宁称,中国航展从起初早期的歼-7、歼-8等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产品,发展到现在包括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和特种飞机在内的全谱系产品,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技术的提升。
在肖宁看来,中国航展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也展现了中国在兵器工业、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态势。在产业链全面发展方面,中国兵器工业也通过中国航展展示其高端防务产品和体系化作战能力,产品名录涵盖了广泛的技术水平和种类,满足不同需求,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和兵器工业的高水平发展,以及能为世界提供尖端防务产品和技术的能力。(完)
书院,大致起源于唐,崛起于宋,经元、明、清各朝,直至今日依旧弦歌不断。从最初的藏书之地,到后来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承载着悠久的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在衡岳之北,湘江西岸,坐落着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它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办学不辍。其院内建筑完整保存,一砖一瓦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这里的每一块匾额、每一幅楹联、每一块碑刻、每一座教学斋和藏书阁,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设立博物馆日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意义,则在于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主题主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贯穿融入展览工作中,着力打造彰显中国精神的新阵地、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
“到博物馆去”,说明群众对了解历史文化的强烈愿望,同时为博物馆的教育、研究职能提出新期待。各类博物馆应当充分利用特殊的资源,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历史鲜活起来。我曾在湖北省博物馆排长队参观越王勾践剑,在那个特殊的氛围里更深刻地理解了“卧薪尝胆”;参观了曾侯乙编钟及各种青铜器,还在电视上观看过艺术家演奏曾侯乙编钟,通过具体的文物,感受战国王侯如何钟鸣鼎食,更深地触摸那个时代。
“教育和研究”应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做好“教育与研究”,既要做足高深学问,更要讲好通俗故事。通过悉心研究,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发展变化的足迹,注重发挥文物与文明之间的重要促进关系,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与时代共振”,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