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9威尼斯
新京报讯(记者刘思维 )成都男子贺某某两年内多次家暴致妻子四部位重伤一事有新进展。家暴受害者小谢提供的法院传票显示,11月28日,原告小谢和被告贺某某之间的离婚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案将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侯区法院”)一审第二次开庭,此次庭审的焦点问题将集中在小谢关于分割共同财产和离婚损害赔偿的两项诉求。小谢近照。受访者供图新京报此前报道,相关司法文书显示,谢、贺二人婚姻存续期间,贺某某长期频繁对小谢实施辱骂恐吓、暴力殴打等行为,两年共施暴16次,致其身体多次不同程度受伤,并多次就医、报警。其间,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晋阳派出所两次对贺某某作出《家庭暴力告诫书》予以警告,但其拒不改正,致小谢精神恐惧、外出躲避。2023年4月25日的最后一次施暴中,贺某某的殴打致小谢全身多处损伤,其中重伤二级四处。案发后,贺某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23年12月,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以贺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向武侯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5月31日10时,小谢起诉贺某某的离婚纠纷案在武侯区法院非公开审理,当庭宣判二人离婚9479威尼斯,小谢获得孩子抚养权。被告贺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按每月2000 元的标准一次性支付至二人孩子十八周岁为止的生活费,孩子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至十八周岁为止所产生的医疗费、教育费凭有效票据,由原告小谢负担 40%,被告贺某某负担 60%。11月20日小谢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9479威尼斯,她至今仍未收到前夫支付的钱款。根据2024年5月31日武侯区法院出具的判决书,法院决定对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待事实查清后再行判决。新京报记者获悉,11月28日的两起民事纠纷开庭,将聚焦小谢关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损害赔偿的两项诉求。据悉,小谢的主要诉求为:贺某某赔偿因家庭暴力导致自己严重伤残的物质损害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分割贺某某名下财产,请求法院支持贺贺某某因转移、隐匿财产不分得夫妻共同财产。据5月31日的判决书,法院支持小谢主张的离婚损害赔偿,但鉴于小谢所受损伤的伤情及伤残等级还在司法鉴定中,对损伤后果及赔偿金额暂无法确定。2024年9月2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出具的鉴定意见显示:小谢被殴打后致全身多发损伤,其回盲部切除术后的伤残等级为七级,其肝部分切除术后的伤残等级为九级;其肾功能损害的伤残等级为九级;其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的伤残等级为十级。2024年9月2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出具的鉴定意见。受访者供图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关系着离婚损害赔偿金额。小谢表示,她不认可上述鉴定中关于肾功能损害的鉴定结果,已向法院提交重新鉴定申请,暂时未获法院回复。编辑 杨海 校对
1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丽亚·内拉(Maria Neira)博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日前举办了“健康日”主题活动。世卫组织在一场高级别活动中宣布,由COP26至COP30的五届主席国组成的联盟9479威尼斯,将确保每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都能够把健康放在优先议程上。
11月18日,COP29举办了“健康日”主题活动,世卫组织认为健康议题是气候行动必须探讨的最关键的议题,他们提出,要加速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要加速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食品体系9479威尼斯,让人们可以有更加健康和安全的膳食;要加速健康城市规划的转型。同时,倡议各国在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时,能够充分地考虑卫生健康议题。
2024年,高温纪录不断刷新,气象灾害频发,健康议题从未这样重要。即使是以化石燃料和能源目标唱主角的气候大会,2023年的COP28也把“健康”作为重点,首次设立了“健康日”,举办了高级别的气候和卫生部长会议,把健康议题纳入议程,气候与健康主题的活动数量在两周内至少有90场,为历届之最(不包括COP29)。
9479威尼斯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形成有何影响?“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儒家思想观念蕴含怎样的人权精神?近日,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指出,早在“轴心时代”,中华文明便有了人权认知思维和人权理念意识,那一时期中华典籍中的大量相关论述,建构起古代中国人权思想价值体系的基本范式。
鲁广锦: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也是历史上人权思想的集中产生期之一,这一时期诞生了孔子、老子、柏拉图、佛陀等,各大文明形态在不同程度上都产生了与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相关的人权思想,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权自觉”。
鲁广锦:美国学者路易斯·亨金(Louis Henkin)认为,“权利观念是源于古代传统的当代重要观念,而这种传统是先于权利观念的形成而存在的,它们得到了接受和吸纳,并为权利的产生提供了空间。”“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虽没有提出“人权”或“权利”等概念(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形态也没有提出),但对人之为人的价值和人之存在的意义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认识和思考,出现了属于人权范畴的重人、爱人、尊人、保人的人权认知思维,具有生命权、生存权、人格权、环境权等人权理念意识,建构起古代中国人权思想价值体系的基本范式。
首先,“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提倡“人本”,重视人的生命和人的存在价值,具有生命权意识。据研究统计,仅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就有162处讲到“人”,足见孔子对“人”的重视。在儒家看来,“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明确“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道家也提出“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9479威尼斯,亦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杂言》)等思想。中国思想家对人的存在与人的生命重要性的认识,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提倡“民本”,重视民生,具有生存权意识。《尚书》中有“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先祖训诫。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重要思想。基于对“仁政”的思考,儒家提倡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道家也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下篇八十章》)的利民思想。遍览“轴心时代”各大文明体文献,如此关注民生且具有生存权意识的思想,无出中华文明之右者。
第三,“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提倡“仁爱”,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人格,具有人格权意识。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最能体现人人平等的人权精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现代文明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有许多暗合之处。在孔子看来,“仁”首先要“爱人”(《论语·颜渊》),做到人与人之间互爱、互敬,孟子也认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仁爱”的最高境界是“泛爱众”(《论语·学而》)和“兼相爱”(《墨子·兼爱中》),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儒家与墨家关于“仁”与“爱”的思想,与西方文明中的“博爱”“爱邻如己”“亲如兄弟”等理念有相通之处,反映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以“仁爱”为基础,儒家特别强调平等相待,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第四,“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提倡“天人合一”,重视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环境权意识。环境权是一项现代人权9479威尼斯,在人权理论中通常被界定为第三代人权。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和思考,在“轴心时代”便已产生。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天然带有“因天之时”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天人观。儒家大多偏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致中和”的协调关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研究表明,“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建构起“达仁”“尚善”“崇正”“贵和”“向公”的人权价值认知。从人权的语境理解,“达仁”是要做有爱心的人,“尚善”是要做有益于他人的人,“崇正”是要做主持公道和正义的人,“贵和”是要做相互不被伤害的人,“向公”是要做平等的不被歧视的人。这也说明,“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是以道德哲学为基础的,并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充满着人性、德性和理性的力量。
鲁广锦:“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人权文明的重要成果。如果说以希腊文明为代表的、建构在自然法哲学基础之上的西方人权思维有着抽象的、形而上的特点,并以个人自由主义为主要价值追求,那么,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建构在道德哲学基础之上的东方人权思维则有着具体的、现实的特点,并以集体平等主义为主要价值追求。这也说明了建立在不同经济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中西人权模式,虽然都有重视人和尊重人的一面,但自生成起便存在不同。正因有这种不同,才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的多样性,形成了当代国际社会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互补的局面。
人权是历史的、发展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是约2300年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自然有其难以逾越的历史局限性,其中包括民主法制观念的不足、等级制度的存在等。对于这些历史局限性,我们应客观理性看待,不能因此就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权精神,否定中华文明人权思维的创造性与合理性。重要的是看“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提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蕴含了哪些精神、对当代有什么意义。当然,过于夸大也不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
鲁广锦:有研究认为9479威尼斯,“人权观念是传统中国思想中未显题化的理论”。如何才能发现、挖掘、使用好“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富矿”,以下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跳出“西方中心论”的人权思维定式,摆脱人权概念是西方思想家发明的束缚,视人权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成果;二是从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逻辑出发,揭示中华文明的人权思想内涵、价值取向,挖掘其合理性内核,把握中华文明的人权精神特质;三是遵循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从人权的基本范畴与历史逻辑出发,将中华文明的人权因子纳入人类人权文明体系之中加以研究考察,探寻中华人权文明与人类人权文明的共性价值。(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