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x官网登录入口网页
11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举办2024年学位颁授典礼,多位专家学者与社会杰出人士获颁荣誉博士学位。其中,香港演员、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梁朝伟获颁该校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在发表获得学位感言时,梁朝伟向在场观众透露自己从事演艺行业四十载的“小秘密”,并鼓励在场师生努力追梦。(记者 陈子彦 孙悦 制作 刘鹏)
此次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亚海洋协调框架主任麦海石·普拉汉(Mahesh Pradhan)第一次来崇明,他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崇明走访,“昨天我们拜访了这里的造船业,可以看到海洋工业,并且见到了中华鲟,我们也看到了包括水环境治理以及对太阳能的利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引领着人与环境的平衡发展,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普拉汉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崇明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也日益成为国际环境科学交流的基地和世界生态研究的重要基地,“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全过程创新,全链条赋能,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培养科技人才,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等系列举措,继续全力支持崇明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培育优化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模式,加速推进生态领域的科学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
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方面了解到,复旦古保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古籍保护研究院。早在2014年,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在调研过程中获知,复旦藏有40万册古籍,数量、质量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二,馆内黄正仪、赵嘉福、童芷珍等专家,多年来一直带领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与此同时,古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陈思和于是提议设一所研究院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时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一看到这份方案,便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学科布局中,还无人做古籍保护。“复旦大学有道义、有责任帮助国家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经慎重商议,杨玉良破例兼任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筹备组组长,后担任院长至今。
不同于传统的“修补图书”观念,复旦古保院创造性地融入了科学研究思想,大大拓展古籍保护的内涵。复旦古保院汇集文理各专业学科人才,首创领域内交叉研究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古籍保护高端人才,推动纸质文物保护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研究院整合复旦大学图书馆、高分子科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院系的学术力量,共同组建学科平台。
身为高分子科学家,杨玉良曾带领复旦大学跨学科团队通过科研攻关,进行纸张开发,成功“复活”了失传百年的开化纸,保存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此外,团队还在造纸原料荛花植物分布、基因快繁培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借鉴开化纸的成功经验,海南沉香纸、山西桑皮纸、延安马兰纸,这些独具地方特色又能长久保存的中国传统纸张,都在陆续“复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