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信建里社区的电动自行车车棚进行了改造,车棚顶加装了十多个灭火弹,还安装了一套智能灭火系统。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北京首个安装智能灭火系统的电动自行车车棚开云入口,该系统配置齐全,包括智能灭火装置、远程控制主机、锂电池专用灭火剂、烟火识别监控、选择阀、管道、喷头以及智慧管理平台等多个组成部分,可以在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时精准、快速扑灭明火,抑制火势蔓延。防火监督员介绍车棚的自动灭火装置。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车棚外表看上去和普通车棚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多了几根红色管道,管道上有多个喷头,靠近棚顶的位置还有两根白色线缆,线缆旁每隔一段距离可见一个烟感报警器。在车棚两端,还设置有摄像头和声光报警器。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孙高虔介绍,车棚里设置的灭火弹和烟感报警器是社区安装的防灭火设备,在此基础上,西城消防牵头,又加装了一套智能灭火系统,为电动自行车车棚上了“双保险”。“车棚顶的白色线缆是感温线缆,车棚两端的摄像头是AI烟火识别摄像头,它们一旦检测到车棚内的温度有异常或者有冒烟、起火的情况,便会启动预警和灭火机制。”孙高虔说,当烟火识别摄像头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进行声光报警,迅速切断充电电源,并打开相应区域的选择阀。同时,现场视频将自动弹窗至值班室的管理平台,工作人员也会收到短信提醒。这一系统还可将报警信息直接转接至辖区消防站的综合管理平台,确保信息传递的迅速和准确。“系统在发出警报后的15秒内会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当然这个时间设置是灵活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孙高虔说,灭火装置也支持远程启动,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灭火响应的及时性。另外,当开启灭火装置后,泵组将自动向相应区域喷洒专用的锂电池灭火剂开云入口,以有效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而在灭火剂喷洒完毕后,系统还可根据现场情况,手动切换至水喷淋模式,对车棚进行降温处理,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彻底消除。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三处处长赵廉洁说,这套智能灭火系统的推广将极大提升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的安全性,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开云入口
【故事】2019年10月9日,天津大学教授杨恩泽逝世,但此后5年里,杨恩泽生前捐赠的奖学金开云入口,依然能在每年如期到账。捐款来自杨恩泽的儿子杨石,他遵照遗嘱,继续兑现父亲“连续捐赠20年”的承诺。捐电脑、建科学楼、资助生活困难学生……怀着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杨恩泽生前持续努力改善家乡基础教育,诠释何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斯人已逝,爱意仍在延续。
将大半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后,杨恩泽教授留下一份令人动容的遗嘱:卖掉自己名下唯一的房产,一半的钱留给天津大学,另一半留给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连续给该小学“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的承诺,由子女帮着完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恩泽倾其所有的奉献背后开云入口,有甘为人梯的无私,也有仁而爱人的赤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国光纤通信事业开拓者之一、“八二工程”总工程师、天津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室创建者,这些闪耀的身份在杨恩泽口中,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这是大家一起做的”;单人床用了几十年、衬衣领口和袖子磨破、菜刀木头把脱落,杨恩泽常说“已经很好了”“过得去就行”。70多年躬耕教坛,潜心治学、桃李天下,这是教育的播种;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是精神的垂范。去世后子女继续兑现承诺,让善行成为一场代际接力跑,让爱心超越生命的界限、向未来延伸。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感动人心的不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行善,更是爱心的传递及其在不同人之间形成的共鸣。“布鞋校长”李振华在71年间捐款170余万元,设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让1.24万人次贫困生受益。曾受他资助的学生任纪兰开云入口,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李振华曾工作过的小学执教,并拿出部分工资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从四川大山深处走出的蒲邦顺,创办兴农中学,允许农家学子用粮食、蔬菜或猪肉抵交学费,或给贫困孩子减免学费,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求学梦。从兴农中学毕业后,昔日学子解囊资助兴农在读的学弟学妹。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善念和爱心在循环往复的正反馈中不断强化,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一灯燃百千灯”。师生之间传递的,不只是有形的知识,更是无声的美德。无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用温暖的爱心托举学子求学路,同时也以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追求,为他们的人生选择树立起标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当爱心激起爱的涟漪,当善行激起善的回响,人们从中可以直观看到,爱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内嵌于人性之中,更在于它能够感化人、带动人,形成同频共振的力量,这会让整个社会都更加崇德向善、向风慕义。
详情